小豚智能logo

小豚智能logo

搜索
新闻资讯
NEWS INFORMATION
     全部 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
12年孵化企业1000+,他在松山湖畔种起一片“苹果园”
时间:2021/5/18 访问量:1337

近期,2020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掀起一阵“双创”热潮,吸引全国各地近千个创新项目踊跃参与。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(下称“小豚智能”)过关斩将,凭借“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及装备”项目荣获总决赛特等奖。



事实上,小豚智能是5年前,由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(下称“工研院”)引进松山湖的创新创业团队。期间,从产品研发、技术转化、实验室建设到产业化发展,工研院为其提供了全链条的产业孵化服务。

如今,工研院、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(下称“广智院”)院长张国军鼓励小豚智能走出工研院,入驻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。他认为:“我们不仅要培育‘苹果树’,还要打造‘苹果园’,源源不断向园区输送企业。”
图片

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

2008年落户松山湖时,工研院只有30余人创业班底。如今,工研院的研发团队已发展至800余人,孵化企业1000多家,服务企业近20000家。在这平行时空中,松山湖也从当初的一片荔枝林,升格为如今的国家级高新区,并跻身“国家队”序列,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。

可以说,工研院是松山湖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这片土地的建设者。12年来,工研院与松山湖携手同行、共同成长。接下来,站在“十四五”开局、松山湖建园20周年的新起点上,工研院也将从前沿创新到产业孵化,继续为松山湖科学城提供创新发展新动能。

01


教授下海结缘松山湖

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


2007年,本着“把学问做在车间里,把文章写在大地上”的信念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代表华中科技大学,与东莞市政府、广东省科技厅正式签约共建工研院。


图片


李培根院士代表华中科技大学签约
2008年,张国军在恩师李培根的推荐下,来到松山湖一起建设研究院。“放眼望去,除了质检中心,周围都是一片荒地。”张国军回忆,当时团队看上的,是东莞制造业名城的金字招牌。“东莞制造业发达,华中科技大学具有机械制造上的学科优势,这是二者最大的契合点。”


图片


创建之初的工研院
到松山湖以前,张国军已是高校里年少成名的教授。从学术象牙塔到建设研究院,他的想法只有一个:将科技与产业相结合。张国军认为,高校里很多研究成果往往像“青苹果”,而工研院将研究成果转化的过程,就是把“青苹果”变成“红苹果”的过程。“‘青苹果’好看不好吃,‘红苹果’好看又好吃。”他说。

但是,“做学术看长板,做企业看短板。”初到松山湖,张国军的心里仍没有底。建立之初的工研院仅有30余名班子成员,建设经费也并不宽裕。他们有的,仅是一个坚定的信念:“充分利用学术成果,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。”


图片


工研院、广智院院长张国军
当然,创建新型研发机构,光有信念远远不够。为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,2010年,工研院率先开展“三无三有”体制机制改革。张国军认为,工研院坚持“事业单位、企业化运作”模式,虽然无编制、无级别、无固定运行费,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可以实现市场化盈利,并通过“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”的激励机制,激发团队创新创业活力。

12年以来,从建团队、搭平台到拓空间,作为新型研发机构,工研院的研发团队已发展至800余人,工程化团队已发展至1000余人


图片


广智院
2015年,广智院正式诞生。随后,依托工研院、广智院,打造了“华科城”品牌系列孵化器,“两院一城”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逐渐形成。

目前,工研院打造了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,拥有7支广东省创新团队,9大园区,共服务企业近20000家,孵化企业1000多家,自主创办企业超过100家。

02


发挥产业外溢效应

打造创新创业创富“苹果园”


2020年12月底,小豚智能的“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及装备”项目荣获2020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。项目负责人耿涛表示,自入驻工研院这五年以来,公司完成了从产品研发、实验室建设到项目落地产业化等。“感谢工研院一如既往的支持,这里没让我们失望。耿涛透露,目前,小豚智能打算入驻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,并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。


图片


小豚智能系列产品之一
张国军表示,随着工研院的队伍不断壮大,研究水平与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,宛如一棵“苹果树”。但是,“我们不仅要培育‘苹果树’,还要打造‘苹果园’,源源不断向园区输送企业。”

事实上,小豚智能,仅是工研院对园区发挥外溢效应的一个缩影。从2008年至今,工研院与松山湖的成长是交相辉映、相辅相成的。

2010年,国家高新区论证会在工研院召开。同年,松山湖正式升格为国家高新区,成为园区实现“弯道超车”的历史转折点。
2020年7月,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,跻身国家战略队伍,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。11月,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隆重举办,上百位院士专家齐聚松山湖,为未来科学城出谋划策、把脉开方。


图片


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效果图(局部)
这十年,松山湖高速发展,从当初的一片“荔枝林”变成一座“院士之城”,工研院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。

其中,李培根院士亲自谋划建设工研院、担任十年工研院理事长,为工研院发展指明方向;邵新宇院士自2008年起连续十年担任工研院院长,并作为项目总负责人,带领工研院发起国家数控一代工程,牵头建设的智能制造车间已被评为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。目前,邵新宇继续担任工研院理事长一职,并积极推动大功率激光器研发。


图片


2012年邵新宇接受央视《焦点访谈》采访
在产业化方面,熊有伦院士创立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首任董事长,带领团队参与4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制定,并成功入选工信部“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” 项目。目前,该公司已成功进入华为、美的、格力、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的供应体系,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级RFID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
正如李培根院士所说:“按照‘立足创新、面向应用、服务社会’的学科发展思路,学科要服务于地方发展”这些年来,工研院还创下多项东莞“第一”,擦亮了松山湖的招牌。

2008年,东莞第一个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基地在此诞生;2011年,建成东莞第一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;2011年,东莞科研平台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;2018年,工研院获批东莞唯一一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;2019年,工研院代表东莞中标首批国家制造业产业集群示范机构,目前正积极打造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全生态链。

图片

此外,2013年,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正式成立,次年便成为松山湖第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。多年来,工研院所孵化的9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,近一半均落户松山湖。
图片





03


从扩容到提质

培育新的产业方向
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松山湖建园20周年。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,松山湖科学城如何由“园”向“城”实现跨越式发展?

“对松山湖来说,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既是优势也是劣势。”扎根松山湖十余载,对于这里的现在与未来,张国军坦言:“要实现长远发展,仍需培育新的产业方向。”

张国军谈到,未来的产业,不应只追求数量与产值,而在于高质量发展。通过培育明星企业,建设新的园区,输出高质量产业,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。例如,结合松山湖独特的资源优势,加强无人自主技术、智能终端、工业大数据及激光产业的培育力度。


图片


工研院无人自主技术研究成果
“以前在扩容,现在要做的是提质。”其中,张国军认为,在激光产业上,松山湖拥有全国唯一、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,阿秒激光、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集群逐渐成型,在深化前沿基础研究中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。

与此同时,工研院在激光产业中已打下良好基础,开发出国际首台单模块5K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,以及国内首台30KW合束功率光纤激光器,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;工研院所开展的“高功率光纤激光驱动13.5nm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机理与优化研究”项目,也已获首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立项(全省共13个项目)。因此,张国军表示,激光产业将有可能成为松山湖下一个新的增长点。


图片


大功率激光器实验室
当然,新产业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坚实的人才团队做支撑。张国军表示,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中,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能有效发挥虹吸效应。但在人才流动上,对松山湖而言,既有机遇,也有挑战。

张国军认为,接下来,仍需充分发挥“东莞智慧”与“松山湖智慧”,以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,从加强人才补贴、提升住房保障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,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中。



出品:松山湖融媒体中心

编辑:张珊珊

校审:黄少宏 陈启亮


欢迎
垂询
业务咨询:13532341758

技术服务:0769-89887358

联系
我们
微信
我们
顶部